乳癌基因分型分哪幾種?如何進行治療?
近年來分子生物科技之進步,乳癌預後方面之研究已從傳統病理之分期與分類,進一步利用基因晶片(DNA microarray)將腫瘤內多組基因群表現量的差異而訂定乳癌亞型(subtype)。通常將乳癌分成四種亞型:1.管狀A型(luminal A)2.管狀B型(luminal B)3.HER-2/過度表現型 4.類基底細胞型(Basal-like)。
1.管狀A型:
雌激素受體陽性ER(+)及/或黃體素受體陽性PR(+),HER-2/陰性,低Ki67(<14%),此亞型預後較佳,若無多顆淋巴腺轉移時,治療上除了手術之外可考慮祇予荷爾蒙治療。
2.管狀B型:
ER(+)及/或黃體素受體陽性PR(+),HER-2/陰性,高Ki67(>14%)(管腔B1)。雌激素受體陽性ER(+)及/或黃體素受體陽性PR(+),HER-2/陽性,Ki67呈現任何型態(管腔B2)。此亞型預後較管狀A型差,治療除了手術之外可給予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
3.HER-2過度表現型:
雌激素受體陰性ER(-),黃體素受體陰性PR(-),而HER-2/過度表現,約有25%左右的乳癌患者有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現象。常給予化學治療加上抗HER-2標靶治療。
4.類基底細胞型:
類基底細胞型之基因表現像基底上皮細胞,它的典型表現是HER-2陰性,雌激素受體陰性ER(-),黃體素受體陰性PR(-)所以又叫「三陰性」乳癌,約佔乳癌患者15%。「三陰性」乳癌與「類基底細胞型」基因表現相似,此亞型病人預後差、容易早期轉移,三陰性乳癌有下列特點(Ⅰ)發病年齡較輕(Ⅱ)細胞惡性度較高(Ⅲ)乳房腫瘤較大、容易淋巴結轉移(Ⅳ)、表現CK5/6或CK17基底細胞標記,帶有BRCA1基因突變者較多(Ⅴ)遠處轉移之時間較短,發病後死亡率較高,對此亞型治療難度較高,化學藥物是標準治療。
乳癌危險族群如何分類?
乳癌預後的評估是參考多項訊息來預測結果綜合上述的各種病理條件,在瑞士St Gallen 2007乳癌國際醫學大會中,將乳癌危險族群分為低危險族群、中等危險族群、及高危險族群以做為乳癌治療方向的參考指標。
1.低危險族群:淋巴腺沒轉移而且須符合下述所有條件
・腫瘤≦2公分
・病理級數GradeⅠ
・癌細胞對腫瘤周邊組織沒有淋巴、血管侵犯
・ER(+)及/或PR(+)且HER-2/陰性
・年齡≧35歲
2.中等危險族群:淋巴腺沒轉移而且下述條件中至少呈現一項
・腫瘤>2公分
・病理級數GradeⅡ-Ⅲ
・癌細胞對腫瘤周邊組織產生淋巴、血管侵犯
・ER(-)及PR(-)
・HER-2/陽性
・淋巴腺轉移1~3顆但HER-2/陰性
・年齡<35歲
3.高危險族群:
・淋巴腺轉移1~3顆而且ER(-)及PR(-)
・淋巴腺轉移1~3顆+HER-2/陽性
・淋巴腺轉移≧4顆
*影片為2023/10/28 【台灣馨苗乳房康健協會】主辦乳癌防治公益講座,杜世興教授分享內容。文章及影片轉載請註明出處。